最新报告 | 车企退燃迫在眉睫,新能源汽车产能布局攸关市场份额
最新报告 | 车企退燃迫在眉睫,新能源汽车产能布局攸关市场份额
2022 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占新售车的比例已达四分之一,产销量连续八年全球第一[1]。中国汽车市场正经历快速洗牌与变革。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深耕中国市场且销量领先的汽车制造商,是否已做好准备应对变革带来的挑战? 2023年5
立讯精密公布2025清洁能源目标,电子制造业离100%绿电还有多远?
立讯精密公布2025清洁能源目标,电子制造业离100%绿电还有多远?
近日,苹果与微软的核心供应商、中国大陆领先的电子制造企业立讯精密发布了2022年可持续发展报告[1],在2050年碳中和目标之上进一步承诺至2025年将其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提高至50%,中国电子制造供应链的低碳转型迎来新进展。 4月20日,绿
2022年八省审批煤电装机占全部新审批装机近八成
2022年八省审批煤电装机占全部新审批装机近八成
对于中国能源电力行业来说,2022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可再生能源持续高速发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2亿千瓦,超过煤电装机。煤电装机占比从2012年的66.2%下降到43.8%;风电、光伏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达到1.19万亿千瓦
企业减碳孤掌难鸣,品牌与供应链需加强协同
企业减碳孤掌难鸣,品牌与供应链需加强协同
自2012年起,绿色和平开始在科技行业倡导100%可再生能源。11年过去了,在苹果、微软、谷歌等全球科技公司已经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加入到能源转型和低碳发展的行列中。2022年,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公布其碳中和和
我们该如何与极端天气共存|WSJ专访
我们该如何与极端天气共存|WSJ专访
本文首发于2023年4月22日华尔街日报中文版微信公众号。 [极端天气常态化下的我们] 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全球变暖催化之下,愈加多发广发、强发并发的极端事件将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新常态,会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加重气
电子产品碳排放隐于供应链,供应商减碳节奏掉队全球大厂
电子产品碳排放隐于供应链,供应商减碳节奏掉队全球大厂
你手中的iPhone、平板、游戏机真的环保吗? 4月6日,苹果公布最新减碳进展:全球超250家供应商承诺到2030年前仅使用清洁能源生产苹果产品,其中包括中国大陆供应商68家,这一数字相比去年增长24%[1]。随着电子产品成为人们生活中
昆蒙框架出台后,从政策法律角度看中国生物多样性主流化
昆蒙框架出台后,从政策法律角度看中国生物多样性主流化
今年国际森林日的主题是“森林与健康”。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超过三分之二野生动植物种的家园,全球超过16亿人依靠森林维持生计。森林涵养和净化水与空气,提供食物和药物,也为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慰藉。森林和草原、湿地、海洋等其他生态系统一起,为人类和
IPCC最新报告出炉,我们帮你圈好了这六条重点
IPCC最新报告出炉,我们帮你圈好了这六条重点
2023年3月20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第六次评估报告综合报告《气候变化2023》。这份由当前世界最顶级的气候科学家共同撰写的报告整合了自2018年以来IPCC发布的三份工作组报告以及三份特别报告的调查结果,以对当前
入局虽晚,步伐紧跟:字节跳动公布气候目标
入局虽晚,步伐紧跟:字节跳动公布气候目标
3月14日,字节跳动在其官网公布碳中和目标,承诺2030年实现运营碳中和,将通过主动减排,减少至少90%的运营排放,其余10%将通过碳抵消的方式完成。同时提出在 2030 年前实现全球运营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 [©字节跳动官网]
林业碳汇风险难避,使用碳抵消应谨慎
林业碳汇风险难避,使用碳抵消应谨慎
本文作者为北京大学ConservationEE保护生态学课题组 首发于公众号 ConservationEE 缓解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是当前全球最重要的环境议题之一。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22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化》
最新数据研究 | 全球知名电子品牌供应链减碳行动力不足
最新数据研究 | 全球知名电子品牌供应链减碳行动力不足
伴随着消费需求的增长以及产品品类的不断丰富,全球消费电子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仍将保持增长态势[1]。另一方面,科技公司自身运营层面的碳排放及其可再生能源运用情况,也成为媒体以及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全球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下,苹果、谷歌等知名消
全球林业碳汇市场升温 高碳企业应警惕“洗绿”风险
全球林业碳汇市场升温 高碳企业应警惕“洗绿”风险
近年来,全球林业碳汇市场迅速升温,碳汇市场化交易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最普遍的工具之一。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最新梳理与分析了当前全球林业碳汇的市场现状、发展趋势与买方情况,并指出:油气、航空等高碳行业是当前全球“自愿碳抵消市场林业碳汇交易”的主
损失损害基金设立,并非应对气候危机的最终方案 | 南方周末专稿
损失损害基金设立,并非应对气候危机的最终方案 | 南方周末专稿
本文由绿色和平中国总负责人袁瑛特约撰稿 首发于南方周末 · 千篇一绿 埃及当地时间2022年11月20日凌晨4:50(北京时间11月20日10:50),联合国气候变化缔约方第二十七次大会(COP27)正式落下了帷幕。喧嚣了两周的沙姆沙伊赫
油气行业碳抵消为何难以摆脱“洗绿”争议
油气行业碳抵消为何难以摆脱“洗绿”争议
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7已经结束,关于“洗绿”的话题引发不少热议。会议期间,联合国发布高级别专家组报告,剑指净零洗绿行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强调,“利用虚假‘净零’排放承诺来掩盖化石燃料的大规模扩张是应该遭受谴责的。
中国宣布退煤后,海外煤电项目怎么样了?
中国宣布退煤后,海外煤电项目怎么样了?
今年2月,由哈尔滨电气国际工程公司参与投融资的,4×60万千瓦的阿联酋Hassyan清洁煤电项目被取消,与此同时,该项目负责人宣布将其转化为天然气项目,同时,该项目原计划中第二期2×60万千瓦的煤电项目也正在面临被取消。 这是去年宣布海外退
“净零”航班飞往COP27,航空业能否真实减排?
“净零”航班飞往COP27,航空业能否真实减排?
“碳中和飞行”最近成为国际热词,航空公司在净零排放路线上纷纷“出招”。近日,阿联酋阿提哈德航空(Etihad Airways)称将运营首个“净零排放”航班,该航班将完全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 (SAF Book & Claim),搭载部分第27
最新研究:丰田、大众过量销售燃油车将有违全球1.5°C控温目标
最新研究:丰田、大众过量销售燃油车将有违全球1.5°C控温目标
2022年11月10日,德国汉堡——绿色和平德国办公室、悉尼科技大学可持续未来研究所和贝吉施格拉德巴赫应用科学大学(FHDW)汽车管理中心联合发布最新研究。研究显示,丰田、大众等全球汽车制造商计划销售的燃油车将比《巴黎协定》控温1.5°C目
森林康养、风电光伏开发:新业态的环境隐患
森林康养、风电光伏开发:新业态的环境隐患
近日,四川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时和震后频发的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不但给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也给正在进行的救援工作制造了极高的困难。中国是世界上突发性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资源部在2019年公布全国现有地
微软、BP布局全球碳汇市场,背负碳中和厚望的资金流向了哪里?
微软、BP布局全球碳汇市场,背负碳中和厚望的资金流向了哪里?
2021年,亚马孙雨林在森林火灾的影响下从全球重要的“森林碳汇”转变成为“森林碳源”,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发达国家日本每年的排放总量。微软、BP(英国石油公司)等跨国企业曾购买与亚马孙雨林相关的林业碳信用,也因此面临随时可能遭受
电商平台带动商户共同减碳 有路可循
电商平台带动商户共同减碳 有路可循
2022年9月13日,北京——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参与策划的《从理念到实践——电商平台推动商户减碳的高效管理指南》(下称“指南”)正式发布,该指南由波士顿咨询主笔,首次从实践角度,为电商平台撬动商户共同减碳提供清晰的行动路径规划与建议举措,
碳中和2.0,中国互联网科技企业怎么走
碳中和2.0,中国互联网科技企业怎么走
在中国经济面向低碳转型、“双碳”目标确立的背景下,互联网云服务与数据中心企业作为用电大户,正面临着能耗与碳排放的双重合规要求。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与赛宝计量检测中心2021年5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数据中心能耗总量约为1507亿千
最新报告 | 科技企业引领绿色电力消费,市场机制障碍亟待解决
最新报告 | 科技企业引领绿色电力消费,市场机制障碍亟待解决
2022年8月24日,北京——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与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联合发布报告《科技企业绿电消费新浪潮:案例、挑战与建议》(以下简称“报告”),梳理了腾讯、万国数据等企业的绿色电力消费案例,指出互联网云服务与数据中心企业正逐步成为
最新报告 | 2022全球车企低碳排名:丰田稳居末位,本田、日产退步
最新报告 | 2022全球车企低碳排名:丰田稳居末位,本田、日产退步
2022年9月8日,北京——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今日发布《低碳竞速 2022——全球十大车企气候行动与环境表现排名》(下称报告),对通用、大众、丰田、本田等10家全球头部车企(或集团)进行排名。报告发现,尽管在欧盟2035年禁售燃油车的法令
戳我互动(数据追踪) | 中国互联网云服务企业最新碳中和表现
戳我互动(数据追踪) | 中国互联网云服务企业最新碳中和表现
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发布《绿色云端2022》报告,对国内24家领先互联网云服务与数据中心企业的碳中和表现进行排名。
种树节能碳捕捉,科技企业碳中和治标还是治本
种树节能碳捕捉,科技企业碳中和治标还是治本
本文原发表于财新网 作者:吕歆 王赫(绿色和平东亚区研究员) 在中国于2020年9月份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半年内,众多国有企业与上市公司纷纷积极响应。其中,除了国有电力与能源企业的碳中和目标被广泛讨论之外,以腾讯、
可再生能源零废未来:风电、光伏回收产业发展研究
可再生能源零废未来:风电、光伏回收产业发展研究
随着风机和光伏组件20到25年设计使用寿命的到来,我们预计,中国风电产业将在2025年迎来第一批大规模退役潮,光伏产业在2030年将进入组件报废密集期。
最新报告 | 电化学储能技术:电力系统脱碳之路的重要方向
最新报告 | 电化学储能技术:电力系统脱碳之路的重要方向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今日发布《电力系统脱碳新动能-电化学储能技术创新趋势报告》(下称“报告”),从四种电化学储能技术路线出发,拆解其上下游产业链,细致呈现了不同环节的发展现状和市场结构。报告从安全、成本、性能、环境友好四个方面,挖掘可以提升
冲刺之后,仍有长跑:中国零售电商企业的减排之路
冲刺之后,仍有长跑:中国零售电商企业的减排之路
本文原发表于《财经十一人》 作者:唐大旻 夏怡雯(绿色和平) 编辑:马克(财经) 5月24日,京东集团第二次发布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报告。刘强东在董事会主席寄语中指出,京东集团“注意到越来越多投资者对于气候风险的关注”。京东ES
住的好能效少!中国建筑脱碳从何做起?
住的好能效少!中国建筑脱碳从何做起?
中国的建筑行业如何绿色发展一直是近几年的热点话题。4月,建筑业迎来首个碳排放强制性指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行的《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于4月1日正式开始实行,并指出,本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
索尼计划提前10年实现碳中和及100%可再生能源使用,三星、小米、OPPO等需奋起直追
索尼计划提前10年实现碳中和及100%可再生能源使用,三星、小米、OPPO等需奋起直追
2022年5月18日,亚洲科技巨头索尼宣布将提前10年实现碳中和及100% 可再生能源目标。这也就意味着,索尼之前所设立的2050年实现碳中和,2040年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使用的目标将分别会在2040年及2030年实现。同时,索尼首次将
世纪互联入局碳中和,下游互联网巨头应加快步伐
世纪互联入局碳中和,下游互联网巨头应加快步伐
4月20日,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世纪互联发布《2021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承诺不晚于2030年,实现运营层面范围1和范围2碳中和及100%可再生能源使用。 绿色和平东亚地区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吕歆表示:“中国领先的数据中心服务商世纪
2030碳中和 | 腾讯入群,字节还没跳动?
2030碳中和 | 腾讯入群,字节还没跳动?
2月24日,中国互联网科技巨头腾讯发布《腾讯碳中和目标及行动路线报告》,在2021年初宣布启动碳中和规划后,进一步提出不晚于2030 年,实现自身运营及供应链的全面碳中和,同时实现100% 绿色电力的目标。 绿色和平东亚地区气候与能源项目
为时尚去毒的十年之约:这29家国际时尚品牌表现如何?
为时尚去毒的十年之约:这29家国际时尚品牌表现如何?
时尚行业有着光鲜的外表,但“快时尚”商业模式催生了过度消费等资源浪费问题,加剧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难题,同时其供应链中也存在危险化学品排放等环境隐患。 十年之前,绿色和平在全球发起了“为时尚去毒”项目,希望解决时尚行业纺织品供应链中的诸多环
2021年储能发展的喜与忧
2021年储能发展的喜与忧
本文原发表于《能源》杂志 作者:魏佳(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 2021年,沪深300指数下跌5.2%,万得储能指数上涨超过50%;2021年,华为继跨界光伏逆变器后继续跨界储能,拿下沙特红海新城储能项目,该项目储能规模达1300M
布局海外的中国企业,如何实现“跨国碳中和”
布局海外的中国企业,如何实现“跨国碳中和”
本文原发表于财新网 作者:吴雪莹 王赫(绿色和平) 在双碳目标引导下,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承诺在未来实现碳中和,或是正在计划其碳中和路径。与此同时,众多中国企业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寻求企业自身的第二次成长机遇。于是诞生了一个命题:“走出去”的中
零碳金融不应只是“面子工程”
零碳金融不应只是“面子工程”
本文原发表于财新网 作者:魏佳(绿色和平) 随着中国、欧盟、日本、韩国在过去一年中相继做出碳中和承诺,美国重回《巴黎协定》,“碳中和概念”在资本市场上引发一波投资热潮,随之而来的是对“零碳金融”的追捧。 金融业的碳减排并不是全新概念。早在
高碳资产面临转型,资本如何把握绿色窗口?
高碳资产面临转型,资本如何把握绿色窗口?
本文首发于《每日经济新闻》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其中涉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贸易结构等多领域的调整和升级。面对这次挑战和机遇并存的“革命”,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在哪里?金融
阿里巴巴推出碳中和目标,腾讯百度京东亟需迎头赶上
阿里巴巴推出碳中和目标,腾讯百度京东亟需迎头赶上
中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集团近日发布《阿里巴巴碳中和行动报告》,表示将在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层面的碳中和,同时将协同生态上下游,实现范围3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降低一半,并首次提出“范围3+”的概念,表示用15年时间带动生态累计减碳15亿吨
缺电困局何解?低碳度夏的新布局之道
缺电困局何解?低碳度夏的新布局之道
作者:绿色和平“国内低碳能源政策研究”项目主任 邱程骋 盛夏初至,各地陆续发布了关于「迎峰度夏」的电力供应保障计划。伴随气温的升高,居民用电需求大幅增长,以非常规的空调电器为代表的温控负荷快速增加,导致电力最大负荷持续拉高(如下图所示)。
光伏未来前景无限?组件回收需提上日程!
光伏未来前景无限?组件回收需提上日程!
作者: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 吴雪莹 随着“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日渐具体化,新能源将是我国实现气候目标、构建新型电力体系的基石与保障。除了宏观政策整体利好,光伏创新技术也保证了光伏装机量的屡创新高。 2021年是中国光
用碳市场约束互联网巨头碳排放
用碳市场约束互联网巨头碳排放
本文原发表于《财经》杂志 作者:吕歆 王赫(绿色和平) 编辑:马克(财经) 互联网行业发展至今一直贴着“高端”、“前沿”的标签,与钢铁、水泥、造纸等制造大气污染与水污染的重工业相比,往往被认为是清洁产业。互联网“云存储”、“云计算”等业
碳中和,中国企业的五大误区
碳中和,中国企业的五大误区
本文原发表于【财经十一人】微信公众号,作者:袁瑛 宋筱 潘文婧(绿色和平) 编辑:马克(财经) 中国政府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后不到半年,“碳中和”已成为中国企业言必提及的关键词。 反应最快的当属央企。国电投、宝武钢铁、
“十四五”应成为中国低碳发展进程的加速器
“十四五”应成为中国低碳发展进程的加速器
作者:绿色和平东亚资深传播主任 蔡元慧 2021年3月13日,指导中国未来五年及中长期各方面发展的重要政策文件《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 《十四五规划》中强调,未来五年中国在转向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