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任的气候行动
企业应当担起重任
从煤炭、钢铁等传统高耗能产业,到新兴的数字经济产业,全行业的气候行动将汇聚成巨大的碳减排量,既是积极响应国家气候政策,也是应对企业气候风险,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重点碳排放行业
气候行动追踪
负责任的"碳中和"
目标与行动
观点解读
行业排名
最新报告 | 车企退燃迫在眉睫,新能源汽车产能布局攸关市场份额
最新报告 | 车企退燃迫在眉睫,新能源汽车产能布局攸关市场份额
2022 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占新售车的比例已达四分之一,产销量连续八年全球第一[1]。中国汽车市场正经历快速洗牌与变革。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深耕中国市场且销量领先的汽车制造商,是否已做好准备应对变革带来的挑战? 2023年5
立讯精密公布2025清洁能源目标,电子制造业离100%绿电还有多远?
立讯精密公布2025清洁能源目标,电子制造业离100%绿电还有多远?
近日,苹果与微软的核心供应商、中国大陆领先的电子制造企业立讯精密发布了2022年可持续发展报告[1],在2050年碳中和目标之上进一步承诺至2025年将其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提高至50%,中国电子制造供应链的低碳转型迎来新进展。 4月20日,绿
2022年八省审批煤电装机占全部新审批装机近八成
2022年八省审批煤电装机占全部新审批装机近八成
对于中国能源电力行业来说,2022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可再生能源持续高速发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2亿千瓦,超过煤电装机。煤电装机占比从2012年的66.2%下降到43.8%;风电、光伏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达到1.19万亿千瓦
企业减碳孤掌难鸣,品牌与供应链需加强协同
企业减碳孤掌难鸣,品牌与供应链需加强协同
自2012年起,绿色和平开始在科技行业倡导100%可再生能源。11年过去了,在苹果、微软、谷歌等全球科技公司已经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加入到能源转型和低碳发展的行列中。2022年,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公布其碳中和和
我们该如何与极端天气共存|WSJ专访
我们该如何与极端天气共存|WSJ专访
本文首发于2023年4月22日华尔街日报中文版微信公众号。 [极端天气常态化下的我们] 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全球变暖催化之下,愈加多发广发、强发并发的极端事件将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新常态,会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加重气